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仇恨入心莫发芽(杂感) □沙草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见到了一位朋友转的骂人帖子,题作《异于禽兽,谈何容易》。不想替这种所谓的写手扬名了,反正是对共和国、对现行制度充满刻骨仇恨的文章,只是因为读过些书,善于借古讽今,把老子《道德经》戏说了,再说一些貌似深刻的自以为救世主的话(这一点与那个整天号召“对全国人民要重新进行思想启蒙”的资老太太很相似),最后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把不同意他的歪理的人都骂成“猪”(其实此文的题目就是反话反说的骂人)。 今天早上冷静地想了想,忽然想到了“仇恨入心莫发芽”这句话。 “仇恨入心要发芽”,来自那些年人们耳熟能详的样板戏,是小铁梅手提红灯与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奶奶一起唱的。这里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是对日寇杀害我中华民族千万百姓的血海深仇,入心发芽是必须的。那么,莫发芽,是什么意思呢? 读者诸君,听我仔细道来。 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智能手机上市网络进步、微信方兴未艾后,很多微信群和公号如过江之鲫,令人眼花缭乱,说实话,网文的盛行,给我们带来了精神大餐的丰盛,一握在手,天下全有。低头一族,俨然成了社会不可或缺的风景。更由于自媒体横空出世,人人都是写手作家,尽可以指点江山,幻想神州,由此,各种政治观点如万花筒般招摇过市,有些甚至把自己放在了天下唯我独大的乌托邦中,好像国内看去——从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廉政,没有他看上眼的。因为他心中自有一套标准,也不管那一套标准是多么的书生气与不切实际——中国的实际,但他以为是最好的。他的标准是什么呢?大的方面说,是“西方中心论”,小的方面说,加上了自己的发挥想象,二者组合,出现了一幅美妙的“理想国”图像。 其实这种“理想国”是不可能存在的。现在的西方,在“9·11”恐袭事件与金融风暴后,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比如美国现总统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搞贸易摩擦四处为敌;比如西方不少国家民粹主义强烈抬头,党派利益之争愈演愈烈;比如高福利的难以为继(近期的法国的黄马甲运动就是说明);比如2019年3·15新西兰的枪击事件(实际是种族矛盾难以调适)等等;又比如旷日持久的英国“脱欧”(是普选制带来的后遗症——前首相卡梅伦在竞选为争取部分选民选票许下诺言,竞选成功后不得不兑现诺言而举行公投,以微弱多数脱欧后各党派利益体之间互相掣肘),更不要说美俄欧几个大国在在叙利亚硝烟滚滚的争霸了。 以西方价值观为圭臬的“西方中心论”(一元论——认为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前景美好政治体制)不攻自破。可惜多年来,持此观点的“精英”“公知”,利用在文化界颇能摇旗呐喊的资源,仍然我行我素,好像现今西方各国发生的一切,对他们的在意识形态上的偏激不会有一点矫正作用。你说这不是书生意气嘛! 书生理政,很多事实证明,是要误国的。前车之鉴,触目惊心。近三十年来,大小例子举不胜举。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葬送了一个大国是个例子,我们国内也有,只是他还不能做了最后的主,也就没有得逞,国之幸,民之幸,名之者谁,你懂的。 为什么说是民之幸呢?我始终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国之根基。现在流行于网上的各种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从局部看,也许有些道理,但是一个基本事实是,他们所宣传的所谓的“民主、自由”,以及希冀的政治体制,无一例外地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私有制,具有很强的二重性,一是可以比较充分地调动个人为生活质量提高而奋斗的积极性,二是它的自私性和消极性。这方面的道理无需多讲,只要看看“改开”以来,充斥于各个领域的消极腐败就清楚了。所以说,对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我们只能是让其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发展,不可能让其自由泛滥。换句话说,我们是两条腿走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同时发展,毫不动摇。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我举两个例子。一是从2018年7月1日开始,国务院出台了政策,建立了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在于平衡全国各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不均衡所面临的负担,以确保上亿人的基本养老金的足额与准时发放。还有一个农村的例子。就是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此计划自2011年11月实施,截至目前,共有29个省1631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人数达到3700万。我以前在别的文章中还提到中央财政的对贫困地区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一个年度下来,就是几万个亿(2018年的数字为6﹒22万亿,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所有这些,如果不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在起着顶梁柱的作用,能办得到吗? 所以我说,我们文化界的不少朋友,的确是书生,他们眼中看到的多是负面的东西。那些负面的东西,肯定是可以批判的。但是你的心肠要有热度,不能是冷血冷面,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对出于公心,对世间不平事敢于亮剑、尖锐批评的朋友也很敬佩,也是因为知识分子应该是社会的良心,批评或者是批判是一个社会良性发展的必需。然而你不可以走极端,把自己放到对立面上去。我坚决反对“精英”“公知”们的立场,他们的批判来自心中的仇恨。这仇恨可能来自己祖辈、父辈或者自己的经历。在共和国70年的历史上,有大道如发,也有弯曲坎坷。大道如发,也曾碾碎过不少有富贵者的梦,弯曲坎坷也曾伤害了一些正直人的心。开国领袖在那个翻天覆地的年代,曾经说过阶级存在、阶级络印的话,放到那个年代具体的环境里当然是对的。现在社会大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有了大的变化,可你的衣食父母仍是人民,共和国、公有制为主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务必记得。 仇恨入心莫发芽,如果你还真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的话。换句话说,你的仇恨也许有些道理,但不能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出了这个范畴,就是另外性质的问题了。末了,再补充一句,真正的对社会认真思考,对百姓福祉负责的知识分子,是不会陷入自己家庭不幸或个人辛酸的小圈子里的,他的心中装的应该是自己曾经灾难深重、如今正在崛起的祖国。2019/4/3 & T, C8 A7 K/ D" i9 b
+ F) K/ K0 w1 b- o# l
! A+ K2 X: W1 k)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