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问: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答:这是一个老话题,但确实很值得谈。
自信心类似于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它是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把握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信心确实是成功后的良性情绪,但从逻辑来讲依然有其盲目性。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我们再来看如何培养自信心。
首先要有成功体验。如果一个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没有过任何成就感,他很难建立起自信。
就孩子而言,可以从生活的各层面加以培养。比如,学习上强调他可控的部分,努力了,专注了,等等,而不是最后的结果;生活上关注细小的家务劳动,肯定他的小进步。这样长此以往,“我很行”,这种积极体验会在进行其他更难的尝试中化为勇敢的行为。
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力争全面和循序渐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如果家长一定要在大人看重的方面让孩子尝试,可能与他自身的优势相违背,这样起不到作用。同时,从小难度起步更符合能力培养的自然规律。一下子给个与实际能力相差很大的任务,有可能不是增强而是挫败了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基于自信心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评估,那么,在培养孩子方面要杜绝迷信思想,即将所有不满意的表现都归结于自信心不足,认为只要有自信一切不在话下。实际情况是:表现不好,可能是因为能力不足;有信心没有相应的技术或者合适的环境照样不一定会有相要的结果。所以,要从具体做事着手,不自信的会变为自信,盲目自信的也会因为实际体验而更切实际。
其实,小婴儿一开始是高度自恋的,成长过程中这种体验慢慢纳入更现实的标准和框架里。也就是说,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自然能力不断增强,对自己的评估也会越来越积极。这其间,家长更要注意的是不人为挫败即可。当然也有很多更行为层面上的训练也可以参考,比如挑前面的位子坐、多正视别人、加快走路速度、展现笑容,等等。
先说这么多,如果需要专业的指导,请拨打电话0379--65159029或15290531935、15324685576;加我们微信W15324685576、QQ号632577220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