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下午在澡堂休息室休息时相邻老人的便携式音响传来了熟悉的二胡独奏《洪湖人民的心愿》,一阵激动,立刻想起跟着杨文良老师学二胡的情况,他经常拉这只曲子,也经常说起来宋飞(中央乐团二胡独奏演员)。简单想想自己练二胡的情景,那时心里很干净,充满激情,与眼下相比差别很大。那时候的音乐充满故事,旋律优美,演员们演技高超。那像现在,都是些混混,没有主题,没有荣辱,得过且过。
O6年1O月到07年1O在隨唐园上了一年班,认识了王圪塔村的杨师傅,我介绍他到园里工作并请教二胡方面的问题。
他早年获得过全国业务九级证书,《江河水》《山村变了样》《赛马》《洪湖人民的心愿》《一枝花》《豫北叙事曲》专业级的独奏曲拉的棒,曾办过教学班。
他初中时期跟老师学二胡,在公社宣传队干过,到部队后是文艺骨干,半专业性质,服6年役,退役后是村干部,民间活跃艺人,有人请时就去表演得些酬金,没事时自己拉,这是爱好。曾对我说过:拉二胡能治病。人很厚道!
我拉二胡历史不浅,1980年春天开始,完全自学。驻马店战友余波的二胡,还有本文革时期出版的《学二胡》,100多页。我能识别简单的简谱,看着书上标注在二胡上的音位,饭后进行试拉,练习的第一首歌是《心中的玫瑰》,此曲节奏缓慢,结构简单,不到一月就磕磕绊绊地拿下来了,同室的战友一方面惊讶一方面鼓励,本来这首歌我会唱。
就这样断断续续耍了多年,直到O6年遇到杨师傅。二者的水平天壤之别。后来去书店花8O元买了一套光牒,四盘,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陈明德的教学片,从此知道了1:5、5:2、6:3弦的道理,以及长弓,短弓,慢弓,快弓,以及左手的一些技法。反复看反复练,每天练习超过3小时。来到王城公园后在值班室也练,大约两年内学会了快节奏强烈《山村变了样》《赛马》四五级曲子。《赛马》象道龙门,上去了就到达了一个开阔的新平台,像鱼变成了龙,呼风唤雨任我行。上不去只能在原地踏步,还是那么一条离不开水的鱼,从那边到这边,从那头到这头。业余玩家逾越龙门的不多,自己跃过龙门,深深的知道那是功夫下到了。
O8年以后玩起了电脑和相机,废寝忘食钻研的秉性未变。